"今年上半年,輕工產品對美出口670億美元,同比下降6%。在15個輕工重點行業中,家具、皮革、塑料、家電對美出口同比分別下降11.2%、7.5%、2.8%、1.3%。"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日前在出席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六屆九次常務理事會時指出,但整體而言,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輕工行業出口的影響總體仍是可控的。目前,美國加征關稅的產品范圍幾乎涵蓋了輕工業的全部輸美產品,共涉及出口金額1500億美元,中美貿易摩擦對輕工產品出口的影響正逐步顯現。
來自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在對美出口下降的情況下,全國輕工業出口接近3140億美元,同比增長5.58%,高于全國出口增速5.48個百分點。其中,對東盟出口增長24.8%,對歐盟出口增長18.8%,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出口增長17.8%。
1-7月,全國規模以上輕工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56%,低于全國工業0.34個百分點;利潤同比增長9.28%,高于全國10.98個百分點;實現出口3760億美元,同比增長6.21%,占全國出口總額的27%。其中,家電工業的表現可圈可點。1-7月,家電行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9300億元,同比增長5.82%;利潤總額681億元,同比增長15.48%;出口449億美元,同比增長6.82%。今年以來,我國輕工行業運行勢頭穩、效益升,體現了充分的韌性,為穩增長、穩外貿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美貿易摩擦會在短期內給輕工行業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長期看會促進行業轉型升級,會倒逼企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積極開拓其他國際市場。"張崇和希望行業企業要堅定信心,保持戰略定力,做好中美貿易摩擦的常態化應對,要苦練內功,化壓力為動力,加快提升競爭力,從挖掘新動能上找出路,從轉型升級上找出路,并具體提出了5個方面的建議。
堅持科技驅動,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家電行業是輕工業眾多行業中以科技驅動自主創新的典范。2018年,大部分家電企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3%,優于輕工業整體水平。家電企業要繼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提高自身競爭力,以科技創新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和市場風險。要加強基礎科技研究,增強關鍵零部件研發,加快核心技術突破,攻克短板和"卡脖子"技術,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為推動我國家電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科技驅動力。
加強品牌建設,推動產品高端化。家電企業要積極落實國家"三品"行動計劃,以質量品牌推動高質量發展,以質量品牌滿足消費升級和人民高品質生活需求。要加強品牌培育,發展高端品牌,維護品牌美譽度,賦予品牌新內涵,不斷提升品牌價值。要加強全球化品牌運營,打造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品牌,推動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快速轉變。
加快全球布局,開拓發展新空間。近年來,家電核心企業加快全球布局,境外投資、海外兼并明顯增多,海爾、美的、海信等一批龍頭企業通過國際并購,成為了更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企業,成為布局全球的先行者。家電企業要借力"一帶一路"倡議,積極開拓東盟、地中海、歐盟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讓產品和產能更多"走出去"。
同時,企業要改善出口結構,實現出口多元化,從單純產品出口向產品、服務、技術、資本多元化出口轉變,從單一價格競爭優勢向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綜合競爭優勢轉變。要積極融入全球市場,面向世界進行生產、研發和品牌布局,在國際化進程中開拓家電發展的新空間。
推動智慧發展,向制造強國邁進。家電企業要結合智能生活,融合跨界應用,契合前沿技術,促進更多家電產品與生活互聯互通、智能感知、無感協同。要在智能制造、智能產品上更下功夫,在綜合集成、協同創新上提高水平,不斷推進生產數字化、制造智能化,不斷推動我國家電行業向智能制造強國躍升。
提升服務能力,建設一流行業協會。張崇和建議家電協會優化服務平臺,創新服務方法,豐富服務內容,完善服務機制,增強服務能力,提高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強行業調查、分析、研究和統計,積極發現和解決行業中的共性問題,反映企業訴求,為行業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