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策驅動
得益于政府相關政策持續支持,干細胞治療、CAR-T療法及TCR-T療法的臨床研究與成果轉化不斷拓展,我國細胞治療行業大力發展。
不同時期的政策側重點也有所不同,主要可分為三個階段:
上世紀90年代至2008年,政策開始大力支持細胞治療研究,監管較為寬松;
2009年~2012年,細胞治療政策上強調安全,政策導向以穩妥為主;
2015年至今,包括干細胞和免疫細胞在內的細胞治療發展總體上進入快車道,政策上大力促進。
2.需求驅動
腫瘤是人類疾病第一大殺手。受不良生活習慣及環境污染影響,我國腫瘤患者增多。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腫瘤患者人數共458萬人,其中肺癌、結直腸癌、胃癌人數達82萬人、56萬人、48萬人。
我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數量由2014年的11600人增長至2018年的12400萬人,預計2023年將達14700人。
據預測,2030年我國癌癥新發病例數將達到50萬人。同時,因癌癥死亡的人數將繼續增加,將造成嚴重的社會負擔,驅動CAR-T、TCR-T等細胞治療產品的發展。
雖然目前我國暫無獲批產品,但是伴隨CAR-T和TCR-T等細胞治療技術迭代與產品獲批,未來癌癥患者將擁有更多的癌癥治療選擇,細胞治療產品也將占據腫瘤治療市場的重要份額。
(重要提示:資料成功提交后,我們的專業服務人員將在24h聯系您,請您保持通訊暢通。)